本報記者 王品芝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2月10日07版)
  張超,法國西巴黎大學傳播學專業留學生
  法國作為世界文化大國,長期以來堅持“文化例外”(為保護本國文化不遭受別國文化衝擊,法國在上世紀90年代初提出反對把文化列入一般性服務貿易。——編者註)的原則,併在國際貿易中多次作為談判紅線提出併成功捍衛,有效保護了法國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。近日,記者採訪了畢業於法國西巴黎大學傳播學專業的留學生張超,談談他眼中的法國文化產業。
  中國青年報:法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特點是什麼?
  張超:一方面,法國人比較重視自己的文化。他們認為,文化不同於其他商品,或者說完全不可以視作商品,文化需要被尊重,不可以作為條款在各種商業協議上協商。法國的文化市場一直享受公共政策的大力支持,比如法國的電影得到國家以及各個省級文化部門的資金支持,甚至外國的電影到法國拍攝,都可以得到法國公共部門的資金支持和實際幫助。
  另一方面,法國對各種文化的尊重和包容讓人感到吃驚。很多國家的文化在這裡匯聚、分享,造就了法國文化產業的繁榮。在巴黎,各國的藝術展覽非常多,內容題材也很多樣。近些年,咱們國家一些藝術家的展覽也受到了法國媒體和公眾的關註,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。
  中國青年報:法國具體怎麼保護本國文化產業的發展?
  張超:法國人向來以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為驕傲,法國民眾認為國家有責任保證文化在商業交易中的獨立性,有義務保護藝術家和電影、圖書等藝術載體,因此在這方面也有特別的政策導向。
  拿影視行業來說,法國有明確的條例保護歐洲片和國產片的製作和播出份額。法國電影很多是由電視臺參與制作的,相關法律規定,所有電視臺要把每年3.2%的營業額投放到歐洲電影的製作中,其中2.5%為法國片。收費電視臺的比例更高,要求拿出9.5%的營業額來投資法國本土電影。在傳播方面,電視臺60%的時間必須播放歐洲大陸製作的影視內容,其中40%必須是法國本土片,對於電臺,還額外要求再拿出20%的播放時間,播放當地新藝術人員的作品,扶持新人。在法國,一些戲劇、舞蹈等演出,也是本土的內容比較多,這也與民眾的文化自覺與自信分不開。
  中國青年報:法國民眾的文化自覺與自信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?
  張超:文化沒有優劣之分,但確實有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,過於強勢的文化擠壓了其他文化的生存空間,容易形成單一的文化氛圍。比如好萊塢電影非常強勢,受到全球影迷的歡迎,法國很多青年也非常喜歡,但是法國人對於美國的文化不是毫無選擇地接受。我有一位法國的牙醫朋友,他非常喜愛電影,經常去電影院,但是幾乎從來沒有為好萊塢大片埋過單,他感興趣的是作者電影(即左岸派電影,指法國新浪潮運動中部分年輕導演創作的電影——編者註)或者藝術電影。像這樣自覺支持本國電影的法國人還有很多。
  中國青年報:你覺得法國“文化例外”原則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有什麼借鑒意義?
  張超:我國與法國同為文化大國。法國“文化例外”的原則不僅保護了法國的文化市場,也激發了藝術創造力,更為法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作出重要貢獻。因此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,國家層面的保護非常重要。
  另外,法國民眾為自己的文化而驕傲,自發地來保護本國文化,才能更好地享受文化多元性,在全球化背景下保證文化的獨立性。因此,不論是普通民眾還是藝術創作者,都應培養文化自覺與自信,養成主動關註本國文化的意識,主動追尋自己的文化之根。  (原標題:法國電視臺40%時間必須播放本國影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t87xtul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